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06-03 浏览量:
近日,浙江省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下帷幕。我校参赛作品在竞赛中共获得31个奖项,再创学校在“挑战杯”省级赛事中的新成绩。其中,数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报送的《级联拉曼选择性混频多波长激光研究》和《高效中红外宽波段可调谐激光器》均获特等奖,这两个获得特等奖的作品指导老师都是数电学院副教授朱海永博士。
好消息在五月的温大校园里传递,师生们纷纷为参赛团队点赞,为朱海永老师点赞。
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
“两个指导的作品都获得特等奖,是意料之外的事。”朱海永说,“作为指导老师,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,并不是为了获奖,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利用科研优势,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,拓展课本知识,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。”
科研的精髓是创新。朱海永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创新,对于刚入门的学生,朱海永会询问他们的兴趣,安排这些学生阅读相关文献,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就研究方向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,还能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,提出问题,进行研究,给出答案。朱海永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他的学生,踏实走好科研之路、创新之路他培养的五名研究生均获得国家奖学金,其中四名正在全国知名高校读博。
“跟着朱老师做学问,在知识和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。”目前在读博士的学生回忆起导师朱海永,满满都是感激,“他不仅教我们做学问,还教会我们做人。”
做知难而上的执着者
科研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路,尽管日常工作很忙,朱海永依然很愿意与学生们讨论课题思路,不断鼓励学生,在变革的时代,执着与敬业精神弥足珍贵。
在“挑战杯”备战过程中,朱海永表示也遇到过许多问题,其中一个问题让他记忆犹新。在级联拉曼实验中,他们的一个创新点是采用三段式键合对自拉曼晶体进行设计,以此提高拉曼转化的激光功率和效率。然而实验的结果还不如普通的自拉曼晶体,即便当时学生团队不断优化系统,结果还是不尽人意。朱海永毫不气馁,带着团队成员重新联系企业制作晶体,在参赛赛前十天终于拿到新的晶体。他指导陪伴学生加班加点不断实验,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成果。
团队成员程同学说:“在科学研究方面,朱老师是一个知难而上的执着者,也正是因为他的执着,才使我们的作品得到不断地完善,最终获得挑战杯特等奖。”
做真正的纯粹的学者
“做学问首先要做人,要做一个真正的、纯粹的学者。”朱海永是这么说,也是这么做的。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,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,一项好的科研成果可能惠及千万人。
朱海永2007年毕业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并留所工作,2010年来到我校任教。任教以来,他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国家级、省级科研项目或课题,获得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诸多奖项。
不同于生活中的随和,在科研上,朱海永非常严谨,对科研设立了严格的学术规范。截至目前,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0余篇,其中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光电领域权威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,SCI二区以上超过30篇,被引用超过千余次;申请专利30余件,已授权20余件。他还应邀成为了国内外近Optics Letters、中国光学快报等20本著名光学期刊邀请审稿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。
与朱海永一起教学,一起科研,一起育人,数电学院的同事们对他印象十分深刻,“恪尽职守,勇攀学术高峰,是朱海永老师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。”